在重庆
有这样一个花园
身在闹市里
却拥有让人静下来的欲望
处于废墟中
鲜红的花朵也依然开得热烈
它就是曾经的仁爱堂
现在的荒野花园
紧邻最美步道
仁爱堂的前身是
年法国人创建的“医院”
也曾是育婴堂和慈善堂
如今的仁爱堂虽然残破
但昔日的华丽也依稀可见
如今的仁爱堂被鲜花和人群包围
在寸土寸金的渝中区
竟然能专门打造出一个废墟花园打卡地
让人忍不住发出恍惚的赞叹
远处是残破的墙壁和满墙的爬山虎
可以窥见未改造之前的破败
近处是满屏的鲜花
很难想象到
在不久前
这里还是一个无人在意的垃圾场
经过设计师的改造
在这片无人问津的土地上
也能开出鲜艳的花来
由鲜花组成的瀑布喷涌而下
汹涌的生命力与残破的环境
竟然碰撞出一种凄凉壮观的美感
在大面积纯白的画板上
这一抹鲜艳流畅的红
更为抢眼
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在各色各样鲜花的映衬下
整个花园都变得灵动起来
现在正是花期最艳的时候
挺拔的姿态和娇嫩的色调
让人感觉它仿佛要向全世界宣告它的盛开
而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
花花们盘踞在老树根旁边
像童话世界一般
让人有种误入《爱丽丝梦游仙境》的错觉
不知道是无心之举还是故意为之
在花丛中
竟然还有一辆挖掘机出现
莫名的契合荒野花园的主题
由于GO妹去得稍晚
多逛一逛
天色就暗了下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有机会看到荒野花园的另一面
暖黄色的灯光犹如一道圣光
将荒野花园的角落尽数照亮
如果说白天的荒野花园
让人感受到它的坚强
那么傍晚的荒野花园
展现得更多的是柔软
从荒野花园一旁的小门出去
一转身
你又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诗意的虫洞》展
穿过古朴的大门
走上泛白的台阶
你就走进了一个艺术的世界
展厅内全是雕塑和油画展品
通过大胆的塑造和写实的描述
将观众带入虫洞的世界
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在欣赏、驻足的同时
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从展览出来
仅一墙之隔
金马寺小学旧址
等待你的发现
狭小的讲台和全是印子的课桌
让你瞬间回到80年代的课堂
复古的升旗台在现在也很少见
不知道藏着多少人的青春回忆
而就在金马寺小学旁
就藏着一处喝坝坝茶的好地方
小日子茶馆
油纸伞下的竹桌还有些泛黄
桌上放着竹编的茶瓶
摆上白瓷盖碗
在疏密有致的黄桷树下
一群市井群众
三五成群坐在竹椅上懒意洋洋
是重庆春天最惬意的画面
走出茶馆
再往下就是山城巷
一代老重庆人的记忆
就是从这里开始堆砌
说到山城巷的老味道
不得不提的就是这家人气颇旺的熨斗糕
价格在1-2元一个不等
生意一直都很好
不仅是尝鲜的年轻人
很多中老年人也喜欢来这里追寻以前的味道
还有这家烧饼店
不大的档口面前
人流也是络绎不绝
光看这双手就知道
这家店不仅有烧饼香
还有时光沉淀的味道
但其实在山城巷
除了美食的味道
更多的还是老城的味道
复古的小卖部
带有独特的韵味
街角的巷子里飘出盖碗茶的沁香
把门板当成菜单
外地游客直夸重庆人豪放
而GO妹就在这时
误入山城巷下一处吊脚楼
找到了真正老重庆的味道
砍柴火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渺炊烟缓缓升起
虽然这样做饭的场景现在很难看见
但在很早以前
却是吊脚楼居民们的日常
一位老人坐在被吊脚楼包围的平台上
任周围喧哗吵闹
他都只有专注于自己的世界
望着往来的车流
和对岸繁华的景象
他是否也会感慨
我乡是他乡
他乡即远方?
沿着蜿蜒的小路返回山城巷
夜晚的灯光已经亮起
整个巷子呈现出一片祥和、温馨的模样
选一个好天气
打卡荒野公园
逛逛山城巷
寻到最纯正的重庆味道
还你一段你惬意的悠闲时光
注:
“仁爱堂荒野花园展”将持续到3月15日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尽快前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