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进入特殊时期之前,漫威工作组向圆谷制作公司购买了《奥特曼》的创作版权,不少影迷们期待MCU与亚洲影视剧制作公司的合作效果。然而影迷们并没有等到漫威版《奥特曼》,而是等来了另外一部漫威与亚洲影业合作的新片《星球大战:幻象》。好莱坞记者莱恩·帕克透露,《星球大战:幻象》进入宣传流程,这部作品的脚本已经创作完成,预告片将在9月22日发行。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的话,《星球大战:幻象》将在年上映,该片首映的平台还是迪士尼频道。这位记者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漫威与亚洲影业的合作效果很好,影迷们可以期待双方联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科幻电影以及超级英雄系列。
《星球大战:幻象》由七位来自亚洲的电影人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创作者并不是在好莱坞工作的亚裔,而是他们的生后环境也在亚洲,他们的理念与东方人没什么两样。《星球大战:幻象》并不是《星球大战》的续集或者衍生类作品,而是通过日本漫画式样的概念,讲述几个星战故事。这部系列更加具有亚洲人的理念,视觉效果非常突出。迪士尼的前任负责人凯文·梅尔就说过,观众们谈到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他们就会想到《彼得·潘》或者《爱丽丝梦游仙境》这种纯粹的故事类作品。此类作品有着很深刻的意义,不过在视觉效果方面有些缺失,这位负责人更加喜欢动漫风格的影视剧。
动漫领域的行家来自于亚洲,这是不争的事实,《星球大战:幻象》将通过日本动漫的特殊风格,科普星战类影视剧的结构和概念。既然这部系列已经进入了宣传流程,说明了《星球大战:幻象》不出什么意外就能呈现在观众面前。看过迪士尼频道《艺术创想》纪录片的观众朋友们清楚,这家影业喜欢在宣传的时候注重多元化,此前《黑豹》的宣传方向就往好莱坞的平权运动靠拢,既然《星球大战:幻象》是一部漫威与亚洲影业合作出品的作品,迪士尼的宣传流程就会往多元化的方向靠拢,来自东方的观众或许就是这家影业在宣传流程当中的主体。
除了长达两分钟的先行片之外,《好莱坞报道者》还公布了该系列的日语以及英语配音阵容,包括约瑟夫·莱维特、谢尔比·扬还有卡伦·福原诚司等著名的配音演员,看来在这次合作当中,迪士尼想得很周到。从预告片来看,《星球大战:幻象》在视觉方面很受欢迎,不少观众们认为,这种效果比《曼达洛人》优越好几倍。执行制片人詹姆斯·沃表示,他们的故事展示了日本漫画中别具一格的主色调,扩展了大家对《星球大战》的认知,并歌颂了一个平行宇宙世界。这对于迪士尼的科幻系列以及MCU超级英雄系列来说,都有着正面的发展作用,所以《星球大战:幻象》进入宣传流程。
有些影迷们感到了不解:既然漫威与亚洲影业的合作效果很好,为何MCU版本的《奥特物语》迟迟没有出现,双方合作了一部更加耗费成本的大电影?笔者(沾沾自喜看电影)需要解释一下,漫威就算拍摄《奥特曼》,这也是一部剧集而不是影片。在MCU第四阶段的主要系列都是影视剧,这是好莱坞大型制片厂应对影院关闭时代的策略。《旺达·幻视》还有《猎鹰与冬兵》比本来都是要拍成宇宙电影的作品,迪士尼频道为了扩大他们在流媒体时代的版图,这些原本可以压缩在两个半小时之内的影片,变成了“又臭又长”的美剧,有些观众们也对迪士尼的策略有些失望。
纵观漫威第四阶段的计划,包括《洛基》也是剧集,所以迪士尼在这几年不会再增加剧集的数量,于是漫威与亚洲影业的合作的作品就是电影,这种西方与东方元素的合作效果很好。《星球大战:幻象》的其中一位创作人员认为,长久以来亚洲人对好莱坞有些固有印象,他们认为星战类的作品东方只在乎视觉效果不在乎社会主旨。而西方人对于东方电影也有刻板印象,他们认为亚洲人的片子只停留在《物语》的层面,他们没办法拍好大荧幕作品。所以说,漫威与亚洲影业的合作效果很好,这种效果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们打破刻板印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