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记耳光打在脸上,女孩感到旁边这个男人巨大的手臂自由落体到自己身上,脸上火辣辣地疼。女孩感到一股热热的东西在鼻子间流着,她弯曲着手指本能地摸摸自己的鼻子,一种粘粘地带有腥味的东西将手指粘住了,映入她眼帘的是一股红色的液体,鼻腔里散发着腥味,她想吐,可吐不出来,她想哭,可又被这红色的液体吓住了,一时哭不出声。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住了。
停顿了几秒钟,在房间一角,一个女人睁大眼睛,突然嘶叫起来,捂着嘴嚎啕大哭,忙不迭地,迈着小跑的步子,跌跌撞撞地跑到女孩身边,一把搂住女孩,不停地说:“对不起,爱丽丝。哦,天哪!对不起。”
女孩子叫爱丽丝,打他的男人是她的继父罗斯,而搂住她的女人是自己的母亲。
亲生父亲的遗弃
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她渴望被爱,还是个少女的时候,认识了爱丽丝的父亲,爱丽丝的父亲帅气阳光,对母亲照顾体贴,母亲慢慢爱上了父亲,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终于有一天,母亲怀孕了,有了爱丽斯,母亲兴高采烈地告诉父亲,他们有了爱的结晶。可这个父亲,却并不开心,相反有些恼火,甚至懊恼。
显然,爱丽丝的父亲并不想负起责任来,他与母亲只是玩玩而已。母亲当时十分痛恨这个没有担当的男人。
可事实上,父亲拒绝要孩子,是因为父亲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还同时与一个叫卡梅尔的女人纠葛在一起,并且两人还有了个女儿,也就是爱丽斯的姐姐,这一切母亲事后才知道的。
父亲的推诿、巧言令色,让母亲逐渐看清了父亲虚伪、没有担当、花心好色的本质。
用母亲的话说:“他就是那么卑鄙,他会吸引你,让你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Zui好的人,但实际上他一句真话也没有”。
后来,母亲还是生下了爱丽丝,并且离开了父亲。
继父的身心伤害
母亲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未婚先孕的少女。
母亲艰辛地带着爱丽斯,她们挤在狭小的房间里,总是没钱交电费,爱丽丝总是穿着妈妈从慈善商店买来的挤脚的二手鞋子,到了冬天,母女俩仍然裹着薄薄的羽绒被过冬。
她们就这样节衣缩食过着日子。直到爱丽斯五岁的时候,一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罗斯,她说爱上了母亲,想要给母女好的生活,而且罗斯对爱丽斯很好,总是很有耐心的样子。爱丽斯说,他说话总是那么文雅,话语很温柔,但很有力量。
的确,他的到来使母女的生活有了改观。爱丽斯可以穿上正儿八经的耐克鞋了,他们会经常出门聚餐。爱丽斯与母亲住进了罗斯的房子,爱丽丝甚至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且罗斯说,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欢布置,爱丽斯第一次感受到了幸福味道。
一切似乎有了新的开始。爱丽斯很喜欢罗斯。生活之初都是甜蜜的。
不知是罗斯天性如此,善于伪装,还是生活的柴米油盐琐事磨碎了当初的美好。罗斯与母亲总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口角,罗斯总是埋怨母亲没把家收拾干净而生气,母亲则会与他针锋相对,罗斯埋怨母亲为何自己发脾气时,不让着自己,而是顶撞自己。
这样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
有一天,罗斯终于动手了,男人的手没有轻重,母亲惊呆了,这个曾经发誓对自己好的男人对自己动了手。第二天清晨,母亲早早地将睡梦中的爱丽丝摇醒,搬离了罗斯的住处,重新回到了那个狭小房间里去。
爱丽斯也转学了。
罗斯后来找母亲认错了,胡子拉碴,头发蓬乱,眼睛红红的,仿佛眼里挂着泪光,他来乞求母亲回去。他跟母亲轻轻地笑道:“我们回去吧,别犯傻了,不就是吵架吗?没什么。。可母亲说,你打我了。
罗斯立刻睁大了眼睛,一脸无辜地说:“没有,那不是打,我只是拍了你一下,我仍然爱你和爱丽丝。”貌似真实的悔过自新,母亲带着爱丽斯跟着罗斯回去了。
男人动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不久后,罗斯又因为什么事,母亲第二次遭到毒打。
愤怒的罗斯将母亲的头按在厨房水池里,将母亲的一只胳膊撇向一边按着,让母亲求饶。可怜的母亲在挣扎几次后,低声求饶说:我只是想做土豆给你吃。
幼小爱丽斯目睹了这一次,惊恐地看着继父殴打自己的母亲,她没有能力保护母亲,她跑回自己的卧室,瑟瑟发抖,这时的她di一次体会到了害怕。
这次事件之后,母亲又一次带着惊恐爱丽斯逃离,可母女俩又一次被罗斯找到,心软的母亲又被骗了回去。
后来,母亲屡屡被罗斯殴打,爱丽丝经常看见母亲用头发遮住受伤的脸,或者夏天穿着长袖衣服遮住受伤的胳膊,爱丽丝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担心母亲被打,担心罗斯暴怒。
有一次,爱丽丝又看见母亲挨打,她看见罗斯紧紧抓住母亲的头发向后扯着,一手别着母亲的胳膊,她分明看见母亲头皮拉扯处出现血红的印迹,仿佛母亲脑袋上的血就快要流下来,她惊恐到痛哭,她害怕母亲会死,离开自己,她感觉自己快要垮掉了。
母亲这一次带着爱丽斯第三次逃离,爱丽斯又转学,而巧舌如簧的罗斯又一次将母女俩威逼利诱找回去。
爱丽斯真成了一个“转学生”,在学校里总是成为新生的她,逐渐变得懦弱胆小,不敢在人群中大声说话。
而母亲次次被家暴,次次逃离,次次被罗斯找回,除了让爱丽丝饱受精神折磨,还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
这一次,继父罗斯不但殴打母亲,还丧心病狂地将毒手伸向了爱丽斯,用他那粗壮男人的手将爱丽斯打得流了鼻血。
愤怒、恐惧的母亲心疼地搂着女儿,她痛哭,她怒嚎,感叹自己的不幸婚姻,给自己和孩子带来这么多痛苦。
这一次,她毫不犹豫地再次收拾好行当,带着爱丽丝离开了家,并且永远不会再回去。
她想找个离罗斯远点的房子,让罗斯永远找不到。
这就是《转学生爱丽丝》的故事。
作者伊芙.安斯沃思,她曾帮助青少年管理情感和行为问题,她见证了许多不幸原生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生活,她想通过这部小说来告诉广大读者原生家庭的不幸给人带来的伤害。
结语
对于这部小说,我想说的是:
1.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爱丽斯的母亲虽然是个不幸、可怜的女人,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她屡次被家暴,屡次心软被丈夫威逼利诱回到他身边,本就是懦弱的表现,导致自己与女儿一起遭罪。
作为女人不容易,而作为母亲更不容易,为了孩子身心健康,母亲一定要坚强挺起柔弱肩膀,只为孩子有一席安稳幸福的生活。
2常言道: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爱丽斯生长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的。
她体会不到父爱,亲生父亲背信弃义的离开,继父暴力行为,都让她受到各种程度的身心伤害。
这样的家庭让她性格变得自卑、胆小,在她成年后,人际关系处理和健康人格形成都会有不好影响,她只能慢慢去消化,慢慢治愈受伤的童年。
#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24.html